“晚长”的孩子都是大高个?
2022年06月17日这里是「专家解惑」栏目,听专家说健康。
本期我们邀请到健高儿科杭州滨江门诊贾洪珍主任,和大家讲讲「晚长」的相关知识。
我儿子今年13岁了,身高只有1.50米。我很焦虑,害怕孩子以后长不高,但我老公说他当年就“晚长”,现在也有1.74米。我听很多人说“晚长”的孩子一般都是大高个,到底是不是这样呢?
在老观念中,常把孩子的生长分为“早长”和“晚长”,而且还总认为“晚长”的孩子个子更高。殊不知可能会错过孩子们长个子的黄金期,再到医院看的时候,就已经晚了。
什么叫“晚长”?
“晚长”医学上称为“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”(cdgp),是指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仍无第二性征出现(落后于正常发育年龄2-2.5sd),但是能在之后自发进入青春期。多见于男孩,和遗传有密切的关系。
一般来说,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是女孩9-11岁,男孩10-12岁。
男/女童发育时间/比例表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通常判断为cdgp:
• 女孩13岁无乳房发育或15岁无初潮
• 男孩14岁睾丸容积<4ml
cdgp身高曲线图
晚长到底会不会影响最终身高?
在面对青春发育期生长缓慢的孩子时,到底是不是“晚长”,又会不会达到正常的遗传身高,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分孩子是“晚但会长”还是“晚而不长”。
“晚但会长”
vs
“晚而不长”
听着很相似,但这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。
“晚但会长”,是指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仍无第二性征出现,但是能在之后自发进入青春期。直白地说,就是青春期比同龄人晚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的旺盛生长期只是延迟,但还是会到来,并不影响孩子最终的身高。
“晚而不长”,是指孩子在该发育的年龄,虽然身高没有明显变化,但也有第二性征发育,这种就不能叫“晚长”,短暂的生长发育期一旦错过,后面再想纠正就非常困难了。
如何科学地鉴定是不是晚长?
虽然说着简单,但真正判断孩子是否为“晚长”,还需要依靠科学的监测手段。
通过先天遗传鉴别
遗传因素时发生晚长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很多晚长的孩子,其父母在青春期也有晚长经历,且父母身高一般都比较理想。
如父亲身高在1.75米以上,或者母亲身高在1.65米以上,但是有过身高发育得比较晚的经历,可能高中甚至大学阶段才完成身高发育,那么孩子也很可能出现晚长。
同理,如果父母双方身高都不理想,孩子现在长得矮很有可能就是矮小。
通过骨龄检测鉴别
通过骨龄检测,判断骨龄大小,是诊断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手段。
正常情况下,骨龄应该与实际年龄大小一致,晚长的孩子因为发育晚,所以骨龄也普遍晚于实际年龄。
若骨龄测试的结果比实际年龄大,应考虑是性早熟所致。性早熟的患儿早期身高比较高,但是随着年龄增长,骨骺线会过早闭合,后期身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止,会给家长造成晚长的错觉,但最终身高并不理想。
通过疾病检查鉴别
判断孩子的身高发育缓慢是遗传还是疾病的影响,还可以通过影响生长发育的相关疾病筛查判断,如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。
如果孩子是矮小,通常与部分疾病有关,如生长激素缺乏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,通过相关检查可发现一项或几项异常,再结合骨龄大小进行诊断。
身高管理,越早越好
不管孩子有没有出现晚长,家长们都应该定期、科学地对孩子的身高发育情况进行监测。
中国2-18岁身高、体重百分位曲线图(点开看大图)
孩子3-12岁为最佳管理期,可以通过营养指导、睡眠指导、运动指导、心情指导、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,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,改善身高。
但如果是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,日常生活的干预,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,需要及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,才有望达到遗传身高或突破遗传身高。
注意
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大幅提高,中国男孩女孩的发育时间普遍提前,晚长的孩子比例是很小的。一大部分身材始终低于平均值的孩子很可能是特发性矮小等疾病,需要注意鉴别诊断。临床上,应注意及时使用生长激素等药物干预,以免错过最佳长高周期。
参考资料:
1.final height gain by gh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iss is dose dependent. j. m. wit and l. t. m. rekers-mombarg. jcem 2002
2.西安交大二附院《孩子“晚长”的两大误区!》
3.如何区分矮小症和“晚长”.孙彭.江苏卫生保健. 2020,(08)
专家简介
如果您也有身高管理方面的需求
想了解更多孩子生长发育相关问题
可以关注健高儿科微信公众号!
▼